日期:2025-09-03 09:42 點擊:
閱讀古詩文,完成問題。
【甲】
九日與陸處士羽①飲茶
【唐】皎然②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注】①陸處士羽:陸羽,著有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被尊為“茶圣”。②皎然:唐代著名僧人,在文學、茶學方面頗有造詣。
【乙】
蔡襄,字君謨,興化仙游人。慶歷中君謨為福建路轉運使,始造小片龍茶以進,其品尤精于大團①,謂之小團②。凡二十餅重一斤,其價直金二兩。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建茶所以名重天下,由君謨也。一日,福唐蔡葉丞秘校召君謨啜小團。坐久,復有一客至,君謨啜而味之,曰:“非獨小團,必有大團雜之。”丞驚呼。童曰:“本碾造二人茶,繼有一客至,造不及,乃以大團兼之。”丞相服君謨之明審。
君謨善別茶,后人莫及。建安能仁院有茶,生石縫間,寺僧采造得茶八餅,號石巖白。以四餅遺君謨,以四餅密遣人走京師,遺王內翰禹玉。歲余君謨被召還闕訪禹玉。禹玉命子弟于茶笥③中選取茶之精品者,碾待君謨。君謨捧甌④未嘗,輒曰:“此茶極似能仁石巖白,公何從得之?”禹玉未信,索茶貼驗之乃服。
王荊公嘗訪君謨,君謨聞公至,喜甚,自取絕品茶,親滌器烹點以待公,冀⑤公稱賞。公徐曰:“大好茶味。”君謨大笑。
(選自【宋】彭乘《墨客揮犀》,有刪減)【注】①大團:即大龍團茶;②小團:即小龍團茶;③笥(sì):竹制容器;④甌:茶杯;⑤冀:希望。
(1)用“/”給文中畫線語句標出兩處停頓。
歲 余 君 謨 被 召 還 闕 訪 禹 玉
(2)參考提示的方法,解釋加點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別偷懶!
做完才能看答案哦~
(1)本題考查斷句。此題要求停頓兩處。“歲余”是句首的時間狀語,應有停頓。“君謨被召還闕”與“訪禹玉”是連續的動作行為,中間應停頓。故正確的停頓是:歲余/君謨被召還闕/訪禹玉。
(2)本題考查詞語含義。
①此題要求聯系上下文內容推斷。結合“本碾造二人茶,繼有一客至,造不及,乃以大團兼之”可知,“雜”是夾雜的意思。
②此題要求運用課內遷移法推斷。“將以遺所思”的意思是想把它贈送給心中日夜思念的人。故“遺”在這里是饋贈、贈送的意思。
(3)本題考查詞語用法。
A.不同,代詞/在“如……何”前面加強反問語氣;
B.相同,表轉折/表轉折;
C.不同,拿,將/目的在于;
D.不同,代詞/助詞,不譯。
故選:B。
(4)本題考查翻譯語句和揣摩心理。
翻譯:重點詞語:乃:于是,就。兼,夾雜。之,代詞。句意為:碾造不及,于是以大團茶夾雜其中。
心理:根據蔡葉丞聽君謨說茶中有大團茶夾雜,召來茶童詢問可知,此時茶童心里害怕,怕自己被主人責備。根據“非獨小團,必有大團雜之”“丞相服君謨之明審”等語句可知,茶童也驚嘆君謨識茶技藝的高超,深感佩服。
(5)本題考查分析概括能力。由“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可見,古人認為飲茶是高雅的事。由“慶歷中君謨為福建路轉運使,始造小片龍茶以進”可見,權貴的喜愛有助于飲茶風氣的形成。由“一日,福唐蔡葉丞秘校召君謨啜小團”“禹玉命子弟于茶笥中選取茶之精品者,碾待君謨”“君謨聞公至,喜甚,自取絕品茶,親滌器烹點以待公”等語句可見,古人以茶增進友誼。由“凡二十餅重一斤,其價直金二兩。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寺僧采造得茶八餅,號石巖白。以四餅遺君謨,以四餅密遣人走京師,遺王內翰禹玉”可見,好茶價值不菲。由“君謨啜而味之”“此茶極似能仁石巖白”“大好茶味”等語句可見,茶香誘人。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進修學院,簡稱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來,秉承校訓,提供專業的高考高復、三校生高復、藝考生文化課等,學生遍及全市各區,至今已幫助六萬多余名學子取得優異成績,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級院校!20余年來思源已成為“中考教學研究中心”、“中學個性化學習教育基地”、“快速學習法”實驗學校。
400-678-9493 致遠交復徐匯三校生高復校區
(詳情請點擊) 徐匯區廣元西路12號(工商銀行隔壁)400-678-9493 致遠交復中高考學習中心
(詳情請點擊) 徐匯區華山路1988號匯銀大廈北樓619400-678-9493 思源教育龍漕路校區
(詳情請點擊) 徐匯區龍漕路223號思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