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課外文言文練習(二十一)含答案
日期:2025-09-01 09:51 點擊:
101.蛛與蠶
蛛語蠶曰:“爾飽食終日以至于老,口吐經緯,黃口燦然,固之自裹。蠶婦操汝入于沸湯,抽為長絲,乃喪厥軀。
然其巧也,適以自殺,不亦愚乎!”
蠶答蛛曰:“我固自殺。我所吐者,遂為文章,
天子袞龍①,
百官紱繡②,
孰非我為?汝乃枵腹③而營口,吐經緯織成網羅,會伺其間,蚊虻蜂蝶之見過者無不殺之,而以自飽。巧則巧矣,
何其忍也!”蛛曰:“為人謀或為汝自謀,寧為我!”噫,
世之為蠶不為蛛者寡矣夫! (選自《雪濤小說》有刪改)
【注釋】①袞龍:
龍袍。②紱繡:
一種官員的禮服。③枵腹:空腹。
1.解釋下列加點字。
(1)我
固自殺 (2)
遂為文章 (3)
孰非我為
2.翻譯文中畫線句子。
(1)
然其巧也,適以自殺,不亦愚乎!
(2)為人謀或為汝自謀,寧為我!
3.文中的蛛與蠶分別指的是哪一類人?
答案:
1.(1)固然 (2)(接著)就 (3)哪一個
2.(1)如此看來,你巧妙的技藝,正好用來自殺,(這)不是太愚蠢了嗎?
(2)替別人打算,還是替自己打算,(我)寧肯為自己!
3.蛛:指利已不利世的人;蠶: 指利世不利己的人。
翻譯:
蜘蛛跟蠶說:“你飽食終日,一直到老。吐絲成經緯(織成繭),顏色黃白燦爛,于是將自己裹縛。養蠶的婦人將你們放進沸騰的水中,抽出長絲,(你們)就喪失了性命。如此看來,你巧妙的技藝正好用來自殺,(這)不是太愚蠢了嗎?”蠶回答蜘蛛說:“我的確是自尋死路,(但)我所吐的絲就成了花紋和彩繡,帝王禮服上的袞龍,百官的禮服,哪樣不是我做成的呢?你是空著肚子覓食糊口,口吐經緯(的絲)織成羅網,在那上面等待著。蚊蟲蜂蝶經過,沒有不被殺的,用它們填自己的肚子。巧是巧啊,多么殘忍啊!”蜘蛛說:“替別人打算,還是替自己打算,(我)寧肯為自己!”啊,世界上像蠶而不像蜘蛛的人太少了!
102.若石遇害
若石隱于冥山之陰,有虎恒蹲以窺其藩①。若石帥其人晝夜警,
日出而殷鉦②,日入而燎輝③,
宵則振鐸(duó)以望;植棘樹墉④,坎山谷以守。卒歲,虎不能有獲。一日而虎死,若石大喜,自以為虎死無毒己者矣。于是馳其機,撤其備,垣壞而不修,藩決而不理。無何,有
貙⑤逐麇來止其室之隈⑥,聞其牛、羊、豕之聲而入食焉。若石不知其為軀也,叱之不走,投之以塊,貙人立而爪之斃。君子謂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宜其及也。
【注釋】①藩:
籬笆。②殷鉦:
敲擊金屬器。③燎輝:
點燃火把。④樹墉:
筑墻。⑤貙(chū):
一種兇猛的野獸,形似貍。⑥隈(wēi):墻角。
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
(1)有軀逐麋來
止其室之隈
(2)聞其牛、羊、豕之聲而人
食焉
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的畫線句,注意加點詞的含義。
若石隱于冥山之陰。
3.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若石帥其人晝夜警”的原因是“有虎恒蹲以窺其藩
B.“若石帥其人晝夜警”目的是“虎不能有獲”
C.若石“馳其機……而不理”的直接原因是“虎死無毒已者矣”
D.若石“馳其機……而不理”導致的最終結果是“聞其牛、羊、豕之聲而人食焉”
4.結合挿賽故事內容,說說文末“其一”“其二”分別指么?這個故事告誡我們什么?(用自己語言概括回答)
答案:
1.(1)停 (2)吃 2.若石隱居在冥山的北面。 3.D
4.“其一”指老虎會吃人,“其二”指軀也會吃人。
告誡我們對于隱患要常備不懈(或者“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翻譯:
若石隱居在冥山的北面,有老虎經常蹲在他的籬笆外窺視。若石率領他的家人日夜警惕。日出的時候敲響鉦,日落就點起篝火,夜晚就搖鈴鐺守夜。種荊棘灌木,修筑墻壁,在山谷中挖陷阱來防守。一年過去了,老虎不能得到任何東西。一天老虎死了,若石很開心,自認為老虎死了就沒有對自己形成危害的動物了。從此,他放松了警惕和防備,墻壞了不補,籬笆壞了也不修。不久,有一只軀追捕麇鹿來到這里,在他家的墻角停了下來,聽到他的牛、羊、豬的聲音就闖進去吃掉了它們。若石不知道它是軀,呵斥它,但軀并不離開,(若石)用石塊打它,軀像人一樣站立起來用爪子抓死了他。君子認為,若石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遇上這樣不幸的事是理所當然的。
103.楚人隱形
楚人貧居,
讀《淮南子》,
得“螳螂伺①蟬自障葉②
可以隱形”,遂于樹下仰取葉。螳螂執葉伺蟬,以摘之。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別。掃取數斗歸,一一以葉自障,
問其妻曰:“汝見我不?”妻始時恒答言“見”,經日③,乃厭倦不堪
,紿④云“不見”。嘿⑤然大喜
,赍⑥葉入市,對面取人物。吏遂縛詣縣。
【注釋】①伺:
等待,偵候。②自障葉:
遮蔽自己的樹葉。③經日:
經過一整天。④紿(dài):
哄騙。⑤嘿:
古同“默”,不作聲。⑥赍(jī):攜帶。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赍葉人
市 (2)
遂于樹下仰取葉
2.把文中畫線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問其妻曰:“汝見我不?”
3.出自這篇文章的成語是 這個成語給我們的啟示是: 。
答案:
1.(1)集市 (2)于是 2.楚人問自己的妻子說:“你看得見我嗎?”
3.一葉障目;不要自欺欺人,不要企圖不勞而獲(任何理論都不能盲目追崇,要看清事物本質)。
翻譯:
有個過著貧窮生活的楚國人,讀《淮南子》, 看到書中寫有“螳螂窺探蟬時用樹葉遮擋掩護,可以隱蔽自己。”于是,他便站在樹下仰面摘取樹葉。(看見)螳螂用樹葉遮身偵候蟬,便去摘這片樹葉。這片樹葉落到樹底下,樹下原先已經有許多落葉,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隱身所用。楚人便掃了樹下的好幾斗樹葉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樹葉遮蔽自己,問自己的妻子說:“你看得見我嗎?”妻子開始總是回答說:“看得見。”經過一整天,(妻子)于是就厭煩疲倦得無法忍受,哄騙他說:“看不見。”楚人暗自高興,(他)攜帶著樹葉進入集市,當著別人的面拿取人家的物品。于是差役把他捆綁起來送進了縣衙門。
104.雁奴后說
[宋]宋祁
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機警。每群雁夜宿,雁奴獨不瞑①,為之伺察,或微聞人聲,必先號鳴,群雁則雜然相呼引去。后鄉人益巧設詭計,以中雁奴之欲。于是先視陂藪②雁所常處者,陰布大網,多穿土穴于其傍。日未入,人各持束
缊③并匿穴中,須其夜艾,則燎火穴外,雁奴先警,急滅其火。群雁驚視無見,復就棲焉。于是三燎三滅,雁奴三叫,眾雁三驚;已而無所見,則
眾雁謂奴之無驗也,互唼④迭擊之,又就棲然。少選,火復舉,雁奴畏眾擊不敢鳴。鄉人聞其無聲,乃舉網張之,率十獲五而僅有脫者。
【注釋】①瞑:
同“眠”。②陂藪(bēi sǒu):
陂,堤岸、湖邊;藪,湖澤通稱。③缊:
亂麻繩。④唼(shà):水鳥吞食聲,這里指鳴叫。
1.用“/”為文中畫線句劃分朗讀節奏。(劃兩處)
眾 雁 謂 奴 之 無 驗 也
2.文中雁奴報警及其結局,很容易讓我們想到家喻戶曉的兒童故事《狼來了》,前者是“好心沒好報”,后者是“騙人沒好報”。請結合故事寓意,就《雁奴后說》和《狼來了》任選其一,談談你的看法。
3.本文與《河中石獸》都采用了寓理于事的寫法,試分析。
答案:
1.眾雁/謂/奴之無驗也
2.示例:《雁奴后說》通過雁奴報警及其結局,諷喻只看表面現象不辨真假良莠以致以怨報德的現象?!独莵砹恕分S喻了說謊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既不尊重別人,也會失去別人對自己的信任,最終必是“騙人沒好報”,因此我們應該培養誠懇待人的良好品質。
3.示例:兩篇文章都通過一個生動的故事來闡述道理,提醒我們要善于分析思考,透過現象看本質,正確識別真假良莠。
翻譯:
雁奴是雁里面個頭最小的,天性尤為機警。每到雁群夜里睡覺的時候,唯獨雁奴不睡,為雁群站崗放哨。只要聽到周圍有一點響動,它第一個先叫,雁群就互相叫喚逃走。后來本地的人知道了雁奴的這個特點,就想了一個辦法(來捉它們)。事先在大雁經常歇息的陂塘水澤處暗暗布下大網,還在旁邊挖了許多洞。太陽還沒下山,人們就帶上成捆的麻繩并且藏到洞中,必須等到夜色將盡,在洞外點火,雁奴就開始大聲報警,人馬上把火滅了。雁群驚醒之后,什么都沒發現,又睡了。過一會人又把火點燃,雁奴又叫,就這樣反復幾次,雁群以為雁奴在欺騙它們,于是都去啄它,然后又都睡了。不久,火又點著了,雁奴害怕群雁啄它,就不敢再叫。人們沒有再聽到叫聲,就張開網捕大雁,十只中大約能捕獲五只。
105.艾子講道于贏博之間
[明]陸灼
艾子講道于嬴博①之間,
齊魯之士從之者數十百人。一日講文王羑里②之囚,偶赴宣王召,不及竟其說。一士快快返舍,
其妻問之曰:“子日聞夫子之教,于歸必欣然,
今何不樂之甚?”士曰:“朝來聞夫子說周文王,圣人也,今被其主殷紂囚于美里,吾憐其無辜,
是以深生愁惱。”妻欲寬其憂,
姑慰之曰:“今雖見囚,久當放赦,
豈必禁錮終身?”士嘆息曰:“不愁不放,
只愁今夜在牢內難過活耳。” (《艾子后語》)
【注釋】①嬴博:
指“嬴”與“博”,春秋時期齊國的兩個城邑。②羑里:古地名,又稱美都,為商紂囚禁周文王的地方。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1)齊魯之士
從之者數十百人 (2)于
歸必欣然
2.對畫線句意思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
( )
A.今天為什么不高興? B.今天為什么不高興到哪里?
C.今天哪里會不高興呢? D.今天為什么那么不高興?
3.以下選項中對文中“士”的評價合理的兩項是
( )
A.謙虛謹慎 B.富有同情心 C.迂腐僵化 D.能言善辯
答案:
1.(1)跟隨,跟從 (2)返回,歸來 2.D 3.BC
翻譯:
艾子在贏博之間講道,齊魯的士人跟從他的有數百人。一日,艾子正講到文王被囚禁在差里,偶然要趕赴齊宣王的召見,來不及講完他的內容。一個士人快快不樂地返回家,他的妻子問他:“你每日聽夫子的教誨,回來都是很高興的樣子,今天為什么那么不高興呀?”士人說:“早上聽夫子說周文王是個圣人,今天被他的主人殷紂王囚禁在美里,我可憐他無辜,因此深深地憂愁煩惱。”妻子想要寬慰他的煩惱,姑且安慰說:“今天文王雖然被囚禁,日子久了總會被釋放,難道他會被終身囚禁嗎?”士人嘆息說:“我不擔心他不會被釋放,我只是憂愁今夜他在牢內過得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