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專題——插敘作用
日期:2025-06-19 09:48 點擊:
現代文閱讀專題——插敘作用
【知識梳理】
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展開情節或刻畫人物,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相關的內容,然后再接著敘述原來的內容。
插敘的內容應能對中心內容起補充、解釋或襯托作用。根據中心內容的需要可長可短,但不能超越表現中心思想的范圍,否則會喧賓奪主、繁瑣累贅。使用插敘時,要安排好與中心內容的銜接,使過渡自然,內容貫通一氣。
作用:對主要情節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鋪墊、照應、補充,使情節更完整,結構更嚴密,內容更充實。襯托中心人物,豐富情節、深化文章主題。
插敘作用:
①補充交代相關內容;
②插敘了……內容,表現人物……的情感、心里、思想;
③與……形成對比,突出人物形象或中心;④為后文……做鋪墊。
【習題訓練】
(1)窮人的“玫瑰”
①我常去他們的小吃店里吃飯。
②在我們這條街上,肯定再沒有第二家比他們的小吃店更簡單的飯店了——一間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店里,門首擺著兩張并排僅坐兩個人的小餐桌,南邊靠墻一字擺著調面皮的小方桌、烤燒餅的圓鐵爐、坐雞湯的蜂窩煤爐、煮米線的煤氣灶,外加一些碗筷瓢盆油鹽醬醋——所有這一切,就算是這間小吃店里所有的家當了。
③男人和女人搭眼一看就是兩口兒。女人腰里系著個花圍裙邊煮米線邊招呼著客人,男人站在門首調面皮的小方桌后,邊切面皮邊不時走到烤燒餅的圓鐵爐邊,一拉鐵爐上的蓋板,翻一翻鐵爐內紅紅的爐火邊烤得噴香、焦黃的燒餅,
兩人都手腳忙活得像兩只滴溜溜轉的陀螺。
④我去他們的小吃店里吃飯,不僅僅因為這里有對我胃口的米線和搟面皮,更重要的,是這里的飯便宜——一碗搟面皮兩元錢,一碗米線兩元五角錢——我一個月的工資只有八九百塊錢,它們除了養家糊口,只允許我在街道上這樣的小吃店里“奢侈奢侈”。
⑤今天,我原打算在家里吃飯的。但是中午,我和妻子吵了一架。也不為多大的事,無非是一片雞毛一瓣蒜皮之類的瑣碎事,但最主要的,還是因為錢。妻子前幾年就下崗了,我們的工廠效益也不好,每個月的工資也就八九百塊錢,這點錢,連有錢人上大酒店大飯店吃頓飯的零頭都不夠,但它卻是我們三口之家一個月生活的唯一依靠。
經濟的困頓像一片烏云壓在我們頭頂,我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和妻子都變了——從前文文靜靜的妻子變得愛嘮叨愛抱怨,而我脾氣暴躁得像一堆被人澆上油的柴禾,隔三差五地總想向妻子發一通火。
⑥但是從前,我們都不是這樣——從前我喜歡讀書,還喜歡寫詩;妻子愛唱歌愛無拘無束地咯咯咯笑,我們的家里總會飄出我和妻子歡快的笑聲。但是現在,
貧窮像一種腐蝕劑,它讓我們生活里溫馨、浪漫的光澤,一層層不知不覺完全剝落了。
⑦我剛進門,女人就笑著問:“吃些啥?”我說:“一碗米線吧。”女人快步走到了煤氣灶旁,“吧嗒”一聲擰開了火,然后從蜂窩煤爐上舀一勺雞湯,緊接著下米線放佐料,不一會,一碗熱騰騰的米線已端到了桌上。
⑧坐在桌前吃飯時,我忽然發現,桌上的一只闊口罐頭瓶里插著一束花——一大束枝條青翠透綠的迎春花,有的正吐出一朵朵暗紅色的花苞,有的已綻開了一朵朵金黃色的小花。因為這樣一束迎春花,
這間有些簡陋的小店好像一下跟平時不一樣起來,空氣里似乎飄著股淡淡的花香。
⑨我問面前收拾碗筷的女人:“這冷的天,街上有賣迎春花的?”
⑩聽我這樣一說,女人“撲哧”一聲就笑了,然后一努嘴,瞟瞟她身后正埋頭烤燒餅的男人說:“他昨晚采的。”
⑾見我正望著她,女人向我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說:“昨天下午,我回老家看兒子,從城外北坡上下塬時,我在車上看見,坡上的迎春花早開了。你說恁冷的天,迎春花咋會開得這么早?回來后給他說了,他不信,后來一個人騎著摩托車去了北坡上,真的采回了一大束,說是送給我結婚十周年的禮物。你說,人家有錢人送玫瑰花送項鏈送戒指,這樣一束迎春花,能值多少錢,世界上有送這樣的結婚紀念禮物的嗎?”女人說到這,“噗嗤”一聲又笑了,一張黑黑瘦瘦的臉變得紅撲撲的。
⑿我能看出來,女人嘴里雖說這樣抱怨著,可女人的內心里充滿了掩飾不住的幸福和滿足。
⒀后來,女人告訴我——前幾年,她和男人上班的工廠破產了。最初,他們在街道上擺小吃攤,但是城管查得緊,沒辦法,他們開了這間小吃店……
⒁我的心里忽然變得濕漉漉潮潤潤的。望著桌上的迎春花,我對女人說:“你倆挺浪漫的。”
⒂女人的臉這下更紅了,眼里,似乎有晶瑩的淚花一閃一閃……
⒃從小吃店里出來,我忽然想到城外的北坡上去一趟。對,我也要去北坡上采一束迎春花!我是窮人,我給妻子買不起玫瑰花買不起項鏈和戒指,我想采一束迎春花——我們窮人的“玫瑰”——帶回家送給她!
1.
第5、6 段是
插敘,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
對本文題目“窮人的玫瑰”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 )
A.文中寫的是小吃店男主人把迎春花當做玫瑰送給妻子。
B.”窮人的玫瑰”既是指送給妻子的迎春花,也是指貧窮家庭中家人的理解和愛。
C.本文想告訴讀者:窮人夫婦間也需要通過送玫瑰花來表達愛意。
D.文中把迎春花看作“窮人的玫瑰”,意在表達窮人也不應該忽略對親人的愛。
1、(1)交代了“我”不在家里吃飯的原因,寫出了因為缺錢“我”和妻子的關系發生了變化,家庭生活不再溫馨。(3分)(2)與小吃店夫婦雖不富裕卻能快樂生活形成對比,為下文“我”受男店主影響決定采花送給妻子作鋪墊。 2、B
(2)世襲 徐志義
①爬上高高的腳手架,薛有致把安全帶扎身上,掛鉤還沒有掛在架子上,不留神一腳踩空,“啊——”一聲往下掉,喬師傅眼疾手快,俯身抓住,提了上來。薛有致臉色煞白,渾身
打戰,深情地喊了一聲:“師——傅——!”
②喬師傅聽著,像喊爹!
③喬師傅的兒子和眼前的薛有致年齡一樣大,卻比薛有致幸福得多!起碼說,喬師傅不會讓兒子趁暑假打工掙錢交學費,更別說讓兒子站在這高高的腳手架上曬太陽、砌墻抹灰、玩性命。雖然自己和富貴人家有天壤之別,兩間住房還是
租賃的,卻要讓兒子和富貴人家的孩子看齊。富貴人家的孩子吹“黑管”,兒子喜歡上了,他也花上千元給兒子買來那種樂器;富貴人家學繪畫,兒子說喜歡,他勒緊褲腰帶花錢送兒子也上了那種才藝班;富貴人家的孩子追歌星,他也燒錢一樣花高價買票去看那種歌星演唱會。國家都說,再窮不能窮教育,自己再窮也不能不滿足孩子啊!只是,兒子又提出了一項最新要求,他實在無能為力了。在工地伙房做飯的老伴說:兒子這是要逼死咱倆啊!
④現在,薛有致差點從高空墜落,更堅定了喬師傅要滿足兒子最新要求的心愿,他不能要兒子再像自己一樣賣苦力,像薛有致一樣受苦。薛有致這孩子看著精明,性格卻
孤辟,不愛和人說話,說話也不掏心窩子。
⑤薛有致剛來工地時,喬師傅就很
憐憫地問他家庭情況,他只是微笑、搖頭。憑感覺喬師傅猜出來了,薛有致是爸媽離婚了,各自去找幸福不管孩子了。這種情況在城里可不少見。
⑥喬師傅救了薛有致一命,薛有致明顯地和喬師傅親近了。休息時,主動和喬師傅拉家常,問喬師傅的家境,還問喬師傅有沒有什么困難。喬師傅不像他,說起話來可是竹筒倒豆子,說他的兒子和薛有致一般大,可享福了。望子成龍,富家是這樣,窮家更要這樣,要不然怎么拔掉窮根呢?薛有致卻問,放暑假了,您怎么不讓他自立一下呢?喬師傅卻哈哈大笑:像你一樣?也來賣命?俺可不是你那狠心的爹媽??!薛有致又問,師傅家有沒有什么困難???喬師傅感到話不投機了。我有什么困難你能幫得了嗎?你比我還窮!他譏諷說:“比你那個破家強多了。不過,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我那孩子,要出國上學,三十萬,我一萬也沒有??!”“那你讓他去嗎?”“去,想什么法子也得去!”“真是,
富要遺傳,窮也要遺傳。” 薛有致嘆息。
⑦喬師傅一下子瞪大了眼睛,他聽不懂“富要遺傳,窮也要遺傳”是啥意思,問薛有致,薛有致說:“我是說你為啥不讓他自立呢?”這句話他剛才說過了,顯然,那句很高深的話的后面,薛有致對他還藏著什么。
⑧當薛有致得知喬師傅要去醫院賣腎換取兒子出國留學的三十萬費用時,他極力阻止了喬師傅。第二天當他拿出了一張三十萬的卡交到喬師傅的手里時,喬師傅像撞見了天神,驚呆了。薛有致深情地說:“師傅,我怎么能讓你去賣腎呢?我爸說了,別說三十萬,就是三百萬、三千萬,咱家也拿得出啊,就是拿出再多的錢,也報答不了師傅的救命之恩!”
⑨喬師傅夜里睡不著,他現在知道了薛有致是個富家子弟,而且是個大富翁的孩子。慢慢地,他就想明白了,想明白了那句“富要遺傳,窮也要遺傳”的意思。
小樹不折要瘋長,養樹人是有責任的。這樣想來,倒不是他救了薛有致一命,而是薛有致也在救他。
1.文章第③
段運用了插敘的方法,它在文中的作用是:(4分)
22.(1)詳細地交代了喬師傅千方百計滿足兒子的要求;(2)為下文喬師傅辛苦打工,甚至“賣腎”讓兒子出國設置鋪墊(埋下伏筆);(3)與富家孩子薛有致打工、培養自立能力形成鮮明的對比。(任答出兩點即可。每點2分,共4分)
(3)一個擁抱的距離
①父親一心想要個兒子,我的到來讓他在朋友面前抬不起頭。小時候,我不記得他曾抱過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常把鄰家和我一樣大的小男孩抱在懷里,我只能委屈地站在他身后的影子里暗暗流
淚。
②我以為只要我像個男孩子,父親就會喜歡我。于是我把頭發剪得很短,只穿表哥穿小了的衣服,把自己扮成個假小子;像男孩一般撒著腳丫走路,爬樹掏鳥窩。上學后,我事事爭第一,要讓他看到我把鄰家小男孩遠遠地甩在后面。所有的努力,無非是想引起他對我的重視,以我為榮。整個小學階段,我一直是老師眼中最乖的學生。但他從來沒有關心過我,更不曾到學校接過我,這些事都是媽媽做的。
③步入初中后,我很(xiàn mù)班上那些被父親寵愛的女同學,多么希望,父親也能帶我去游樂園,坐過山車,坐摩天輪;多么希望,父親也能像當初抱鄰家的小男孩一樣抱抱我一一那擁抱一定很溫暖。然而,我渴望了很多年,卻從來沒有得到過。
④初三那年,我以一種極端的方式對抗父親。我要讓他后悔,后悔自己不該漠視我的存在。我認識了一個大男孩,他給了我父親般的關心和呵護……我開始逃課,成績也越來越差。老師打電話請來父親——那是父親第一次來學校。 一進辦公室,他就急急地說:“我女兒不是一向都挺好的嗎?她應該是最讓人放心的孩子呀。”老師沒說話,只是把我那些幾乎空白的卷子遞給他。
⑤“你是不會做,還是故意不做?”父親抬頭問我。我淡淡地瞟了他一眼,扭轉頭,把下巴抬得高高的,一臉不在乎。轉頭的瞬間,我注意到了他臉上的慍色和眼中的怒火。
⑥“你是故意的!為什么?”他終是被我激怒了。我也不管不顧:“是!我就是故意的,就是要氣你!從小到大,你關心過我嗎?!就因為我是女孩,你從來都漠視我……你寧愿抱別人家的男孩,也不愿意給我一個擁抱。15年來,我就是個有娘沒爹的孩子……”
⑦父親愣住了,眼圈泛紅,而我早已
淚流滿面。突然,他一把把我攬進懷里,喃喃地說:“對不起……我以為女孩子……不用當父親的操心……”遲到了15年的擁抱!我偎依在父親的懷里,眼淚再次洶涌而出。
⑧從此,每天放學后父親都騎著摩托車來接我,盡管他的人、他的車擠在校門口顯得格外寒酸。但我一點也不覺得丟人,反而昂著頭,興高采烈地向父親跑去。而且他真的帶我去坐摩天輪了,還有海盜船、碰碰車。我緊握著父親的手,感受著父親的溫度。多少次出現在夢中的情形終于實現,多年來的委屈全都化成了
淚水。
⑨母親告訴我,父親確實想生個兒子,但我出生后他也一樣寶貝著。他覺得我是個懂事、讓人放心的孩子,不用管。在我小學時他失去工作做了摩的司機,每天一早就上街去載客,把所有精力都用來掙錢,想在我上大學前攢夠費用……我明白了,父親不是不愛我,只是不知道如何表達情感。
⑩中考前,我被市里最好的高中提前錄取。消息公布出來的那天晚上,母親特意買了酒,炒了一桌子菜為我祝賀。父親也破天荒地沒再出去載客,或許是高興吧,他居然喝醉了,一直在笑,一直在嘮叨:“我的丫頭真是個爭氣的孩子呀!……說著說著他突然抱住我,哭了。(選文有刪改)
1.第⑨段運用 的記敘順序,其作用是
。(3分)
2.對選文中心思想理解恰當的一項是( )
A.回憶成長往事,表達“我對父愛的渴望
B.愛的交流和傳遞,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C.關注孩子心理健康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務
D.批判重男輕女的錯誤思想,弘揚男女平等。
3.請從語言表現力角度,分析第段。(至少寫出兩點)
1.(3分)插敘交代了父親實際上是愛“我”的具體表現,寫出(塑造)了愛“我”卻不懂得表達情感的父親形象,也含蓄地表達了“我”先前幼稚任性地對待父親的悔意。(任意兩點)
2.B
3.多用短句,句式靈動,真實地寫出了父親滿是怒、疑惑,責問女兒的情景,也寫出了“我”內心積郁多年的委屈、悲傷、痛苦之情,以及“我”不管不顧地對交親的發泄。
(4)夏日恩怨 白秋
⑴父親高高舉起的鋤頭在陽光下劃了一個弧形,像一條完美的曲線準確無誤地落在兩條田壟之間。一天的勞作又開始了。
⑵那個夏天,我決意不再復讀,一連幾天跟著父親,在地里忙碌著。
⑶公式、定義、實驗、哲理,全被我拋到爪哇國去了,腦袋格外輕松。鋤地、澆水、施肥、搶收搶種,這些從來沒有接觸過的農活,還真令人興奮,
我覺得自己骨子里就是這塊料。
⑷那是土地承包到戶的第三個年頭,每逢耕種收割時候,親戚鄰居一起合著干已成慣例。那天我們去秧地瓜,走前母親囑咐:“小秋肩膀嫩,別讓他挑水啊。”父親只顧低頭收拾農具,跟沒聽見一樣。
⑸東北坡里,我看著堂姐輕松地挑著兩桶水,甩著兩條大辮子晃來晃去,十分動人,忍不住要過了扁擔。滿滿兩桶水也就是六七十斤,對于一米七多的小伙子來說,那算得上什么。稍微調整一下步伐,我就穩穩地走到了地頭。沈姐的語文課堂。看見大家贊許的眼光,我多少有點飄飄然。
⑹第二擔、第三擔、第四擔……
⑺漸漸地,扁擔從我的左肩換到右肩,再從右肩換到左肩,臉色是越來越難看。每個人的分工好像都不會改變似的,大家也沒有跟我交換的意思。汗水滲透衣衫,不知不覺中我偷偷流下委屈的淚,到后來,_________________,已經分不清了。我強咬牙忍著、堅持著。
⑻水,也由滿滿兩桶變成了兩個小半桶。晚上回來,我哭了??薜靡凰?,一點也不像個男人。怕人聽見,我把頭蒙在被子里,哭著哭著就睡著了。
⑼母親叫吃飯,我沒聽見,她跟父親吵架我卻聽得很清晰。“你咋就那么狠心,不是說不讓他挑水嗎?他的肩沒壓下來,能受得了?好像不是你親生的。”
⑽“他自己選的,不能怨我。痛不痛累不累他不說,我怎么知道?知道苦,他就該好好學……”
⑾父親也不是地道的莊戶人,他是我們家族里第一個吃上公家飯的。走南闖北大半輩子,家里實行土地承包后,他才匆匆趕在接班制度廢止前退了下來。他的臉從來都是陰沉沉的,小時候我們都怕他。
⑿第二天,我肩膀腫得高高的,兩邊都滲出了血絲,渾身上下散了架子似的酸痛。一大早,母親打了幾個荷包蛋端到我屋里。說:“秋,好點了吧?今天不去了,歇著吧。”
⒀“不!”我從來就這樣倔,越不讓我干的事我就越去干。
⒁東嶺上那塊山地,到現在我還清楚記得那個地方。兩桶水加上我一百多斤的體重,一下子癱倒在半坡的地頭上,身上臉上沾滿了泥巴。羞愧加上勞累,半天我爬不起來。偷眼看,大家都在強忍著笑,曖昧地看看我,又望著父親。
⒂我清楚地記得他說的每一個字:“起來吧,裝什么蒜,摔斷胳膊還是摔著腿了?沒有那金剛鉆,你攬什么瓷器活。莊稼地里,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你是塊什么料,自己還不清楚?”
⒃還有多少事,我記不清楚了。
只是,對父親的恨我卻持續了很久……
⒄就在秋季即將入學的時候,當教師的本家叔叔找到我:“去學校復讀吧,你爹早就找好人了,別犟了。”
⒅好多年后,在我小有成就的時候,父親的大腦突然被栓了一下。他癱在床上完全無法動彈,連說話也不能了。一家人千方百計地救治,好不容易半邊手腳可以勉強活動,他卻習慣了躺在那里讓母親伺候著,不想下來走上半步。
⒆那天,我實在忍不住,跟他說:“爹,你忘了那一年夏天,你對我說的話?我覺得,你也不是躺在床上的那塊料。”
他恨恨的眼神瞅了我很久很久……
⒇一步、兩步、三步。在母親攙扶下,他一天好似一天。
(21)前不久,我領著妻兒回家給他祝壽,他顫巍巍地倒上了一小杯酒。“干!”嘴里竟然蹦出了一個字來,說完后他
老淚橫流。
1.第⑾段插敘在文中的作用是
(4分)
2.從句意及表達效果兩個角度,分析下列兩個句子。
①只是,對父親的恨我卻持續了很久……
②他恨恨的眼神瞅了我很久很久……
3.閱讀文章結尾,結合加點詞,談談對文題《夏日恩怨》的理解。
1.(4分)這段內容敘述了父親并非地道莊戶人的身世(2分);表現父親的嚴厲(1分);
父親深知務農的不易,為下文父親訓斥“我”作鋪墊(1分)
2.①寫出當年“我”對父親嚴厲訓斥的不理解而產生恨意,“只是……卻”表達出我的懊悔與反省。(或從省略號角度體會我的情感)
②表達父親對兒子不理解(或無法替代)自己身體苦痛卻反過來教育父親的不滿。(或從神態、省略號角度體會父親的情感)(誰對誰恨?為何恨?情感?)
3.“我”與父親恩怨的故事發生在夏天。父親當年嚴厲教訓我,我由恨到理解他的良苦用心;我教育父親要積極康復,他由不快到理解,并感動兒子的懂事與孝順。父親“老淚橫流”,他因我們的恨與怨化解而欣慰。(表現了父子間深切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