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解讀2016小學入學相關政策
日期:2019-03-06 13:17 點擊:
就近入學--"就近入學"并不是指到"離家最近"的學校就讀。而是指:由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本地區公辦學校的資源配置狀況和義務教育適齡學生的分布和需求狀況,合理規劃和確定本區縣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招生入學范圍和招生人數,為每一位適齡兒童少年提供"就近入學"的義務教育學額。
" 人戶分離 "本市戶籍人員,戶籍地與居住地不一致的現象叫"人戶分離"。
相關政策本市戶籍人戶分離的適齡兒童、少年,如選擇在居住地登記入學的,家長先要到街(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辦理居住地登記手續并領取回執,然后在孩子就讀的幼兒園或各區縣指定地點進行適齡兒童入學信息登記。
本市戶籍人戶分離適齡兒童、少年居住地登記入學具體辦法:將進入小學的適齡兒童,如選擇在居住地登記入學的,家長必須在4月11日本市開展入學信息登記之前,到居住地街(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辦妥居住地登記手續并領取回執,然后在孩子就讀的幼兒園或各區縣指定地點進行適齡兒童入學信息登記。在入學信息登記時,家長可選擇讓孩子在居住地就讀的意愿,一旦確定不可更改。
區縣教育部門統籌安排本市戶籍人戶分離的適齡兒童、少年就學辦法:各區縣根據登記入學人數和學校資源分布情況在區域內統籌安排"人戶分離"適齡兒童、少年入學。
如登記入學的學生數少于學校招生計劃數時,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按照"就近對口入學"的原則,安排學生進入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就讀;如登記入學的學生數大于學校招生計劃數時,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則按照"戶籍地與居住地一致優先"原則,先安排戶籍地與實際居住地一致的適齡兒童、少年,再統籌安排"人戶分離"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
統籌時各區縣教育部門可結合實際,借鑒靜安區"一個門牌號一居住戶,五年內只接收一學生"(雙胞胎、雙獨二孩、單獨二孩例外)的試點做法,根據適齡兒童實際居住年限、購房時間以及與直系親屬同住情況等排序來安排學生。實施細則由各區縣教育部門向社會公布,以防止房產商炒作"學區房",保障適齡兒童就近入學的公平、公正性。
幼升小"人戶分離"實例分析" 裸考 "非官方定義,這是廣大網友們根據自己的經驗,給裸考下的一個定義。
"裸考"這一2007年高考新增名詞,意指什么加分都沒有的,僅憑考試成績的人。隨著"裸考"一詞的延伸、擴大,以及幼升小的逐步被重視,幼升小"裸考"一詞也被廣為討論。
有網友為上海幼升小的裸考劃分了三個等級:
1.有本市戶口和房產證,但是沒有條子,考非對口學校--半裸2.沒有本市戶口和房產證,有長期居zhu證,考非對口學校--只有褲頭3.沒有本市戶口和房產證,有臨時居zhu證,考非對口學校--全裸" 菜場小學 "通常指教育質量不太好,入學門檻低,且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占比較大的小學。學校綜合環境偏差,甚至周圍就有一個菜場。學生家長對教育的投入不太高,更偏向于完成九年義務教育,讓孩子有書可讀。但隨著小學隊伍的壯大,大家教育理念的轉變,菜場小學的各方面(師資、家長關注度和學生成分)都在發生變化,不斷向前發展。
以上解釋來自于大家對菜場小學綜合定義的總結,并無地域歧視之意。
" 5年限學令 "同一戶地址5年內只享有一次同校對口入學機會。
2015年幼升小,上海已有虹口、閘北、寶山、靜安、長寧共5個區全部或部分熱門小學實施了"5年限學令"。
以2015年長寧區江蘇路第五小學一年級招生公告為例:隨遷子女2016幼升小相關政策"來滬人員隨遷子女就讀本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2016年,隨遷子女需在本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的,父母一方須持有有效期內《上海市居zhu證》;或者父母一方須持有連續3年有效的《上海市臨時居zhu證》,且連續3年在街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辦妥靈活就業登記。同時,所有新生辦理入學手續時間截止為6月30日。
"來滬人員隨遷子女如何辦理入學手續?
來滬人員隨遷子女在入學報名時,由其父母攜帶有效的《上海市居zhu證》,或滿2年的《上海市臨時居zhu證》和有效的在街鎮社區事務受理中心辦理的靈活就業登記證明,以及原籍戶口薄、適齡隨遷子女的《上海市臨時居zhu證》、預防接種證,到居zhu證標明的居住地所在區縣教育行政部門申請就讀,由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在區域范圍內統籌安排其子女在本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
來滬人員隨遷子女辦理入學手續時間,以每年市、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招生文件公布的時間為準。
"如何統籌安排隨遷子女就讀?
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可以結合本區縣實際,依據來滬人員持有《上海市居zhu證》積分分值、持有靈活就業登記證明的先后順序等因素,統籌安排來滬人員適齡隨遷子女入學。小學階段以進入公辦學校為主,部分地區公辦教育資源緊缺的,可統籌安排進入政府委托的以招收隨遷子女為主的民辦小學就讀。民辦小學2016幼升小相關政策網上報名填報志愿有何規定?
民辦小學報名時,家長需輸入孩子證件號碼和入學信息登記時所獲取的初始密碼登錄,當輸入信息正確時,自動跳轉到入學信息登記時所確定的區縣,進入民辦小學志愿填報流程。每個適齡兒童可填報本區縣或者有寄宿條件的民辦小學2個志愿。
民辦小學招生規定"兩個限定":沒有寄宿條件的民辦中小學限定在本區域范圍內招生,每個適齡兒童、學生限定填報民辦中小學的志愿。
"兩個公開":民辦中小學招生簡章通過學校網站、區縣教育網站、"上海市義務教育入學報名系統"向社會公開;民辦中小學面談過程向市、區縣教育行政、督導、監察部門以及學校家委會代表等公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三個承諾":民辦學校要在簡章中承諾學校招生不收取各種特制的學生個人簡歷及各類獲獎證書、招生錄取不與社會任何教育培訓機構掛鉤、不提前開展報名和登記工作等。
民辦小學人數確定及面談方式當報名人數超過民辦學校招生計劃數時,學校可采用填報志愿、電腦派位等多種方式控制面談規模,并通過面談的方式招收新生。
由于民辦學校的功能是滿足市民多元教育需求,在不看"豪華簡歷"以及各類競賽證書的前提下,各學校會依據本校辦學理念與辦學特點,通過活動考察、面談交流等雙向選擇的環節,從道德行為、學習習慣、團隊合作、實踐能力、身心素質、興趣愛好、家庭教育等方面,有所側重地選擇學生。雖然選擇重點不同,但看重的是學生發展的綜合素質。因此,建議家長不要突擊"應試",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理性選擇合適的學校,避免給學生造成不必要的負擔。
參加民辦學校面談的學生須攜帶戶籍證明或本人上海市臨時居zhu證以及父母一方的上海市居zhu證等相關證件,本市戶籍人戶分離人員還需要攜帶居住登記申請回執等相關證件;參加民辦初中面談的學生同時要攜帶《上海市中小學生成長記錄手冊》。
民辦小學網報問題及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