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8-01 09:32 點擊:
古詩文閱讀。
皇甫謐年二十始勤學
皇甫謐年二十,不好學,游蕩無度,或以為癡。嘗得瓜果,輒進①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經》云:‘三牲②之養,猶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③,無以慰我。”因嘆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豈我居不卜④鄰,教有所闕⑤,何爾魯鈍之甚也!修身篤學,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對之流涕。謐乃感激,就鄉人席坦受書,勤力不息。居貧,躬自稼穡⑥帶經⑦而農遂博綜典籍⑧百家之言。
注:①【進】進呈。②【三牲】牛、羊、豬。③【道】正道。④【卜】此指選擇。⑤【闕】同“缺”。⑥【稼穡】種植與收割,泛指農業勞動。⑦【經】此指儒家經典著作。⑧【博綜典籍】博覽儒家經典著作。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嘗得瓜果
②汝今年余十
③昔孟母三徙以成仁
④豈我居不卜鄰
(2)用“/”給文中畫線部分斷句。(限斷兩處)
躬 自 稼 穡 帶 經 而 農 遂 博 綜 典 籍 百 家 之 言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不好學,游蕩無度,或以為癡。
(4)同樣是“勸學”,本文叔母任氏的“勸”與《孫權勸學》中孫權的“勸”有什么不同?
別偷懶!
做完才能看答案哦~
答案:
(1)①曾經;②你;③遷徙;④難道。
(2)躬自稼穡/帶經而農/遂博綜典籍百家之言。
(3)不好好學習,終日無限度地游蕩,有的人認為他是傻子。
(4)孫權主要用現身說法的方式,將自己的情況與呂蒙做對比,以此說服呂蒙,使之明白學習的重要性;皇甫謐是被他的叔母任氏所勸學,屬于親人的關心,有用語直接,情真意切的特點。
【分析】參考譯文:
皇甫謐到二十歲還不好好學習,終日無限度地游蕩,有的人認為他是傻子。皇甫謐曾經得到一些瓜果,總是進呈給他的叔母任氏。任氏說:“《孝經》說'即使每天用牛、羊、豬三牲來奉養父母,仍然是不孝之人。'你今年二十多歲,眼中沒有學習,心思不入正道,沒有什么可以拿來安慰我的。”因此嘆息說:“從前,孟母三遷,使孟子成為仁德的大儒;曾父殺豬使信守諾言的教育常存,難道是我沒有選擇好鄰居,教育方法有所缺欠么?不然,你怎么會如此魯莽愚蠢呢!修身立德,專心學習,受益的是你自己,跟我有什么關系呢!”叔母面對皇甫謐流淚。皇甫謐深受感動,于是到同鄉席坦處學習,勤讀不倦。他家很貧窮,他在親身參加農業勞動的時候帶著儒家經典著作學習,終于博覽通曉各種典籍和諸子百家的著作。
【解答】(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后結合句意來推斷詞語意思。
①句意為:皇甫謐曾經得到一些瓜果。嘗:曾經。
②句意為:你今年二十多歲。汝:你。
③句意為:從前,孟母三遷,使孟子成為仁德的大儒。徙:遷徙。
④句意為:難道是我沒有選擇好鄰居。豈:難道。
(2)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然后斷句,反復誦讀加以驗證。這個句子的大意是:他在親身參加農業勞動的時候帶著儒家經典著作學習,終于博覽通曉各種典籍和諸子百家的著作。據此斷句為:躬自稼穡/帶經而農/遂博綜典籍百家之言。
(3)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翻譯文言文句子要盡量保持原文遣詞造句的特點,直譯和意譯相結合。
句中重點詞語有:好,熱愛;或,有人;句意為:不好好學習,終日無限度地游蕩,有的人認為他是傻子。
(4)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概括。《孫權勸學》中,孫權主要用現身說法的方式,將自己的情況與呂蒙做對比,以此說服呂蒙,使之明白學習的重要性。而皇甫謐是被他的叔母任氏所勸學,屬于親人的關心,“豈我居不卜鄰,教有所闕,何爾魯鈍之甚也”“因對之流涕”體現出情真意切的特點。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進修學院,簡稱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來,秉承校訓,提供專業的高考高復、三校生高復、藝考生文化課等,學生遍及全市各區,至今已幫助六萬多余名學子取得優異成績,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級院校!20余年來思源已成為“中考教學研究中心”、“中學個性化學習教育基地”、“快速學習法”實驗學校。
400-678-9493 致遠交復徐匯三校生高復校區
(詳情請點擊) 徐匯區廣元西路12號(工商銀行隔壁)400-678-9493 致遠交復中高考學習中心
(詳情請點擊) 徐匯區華山路1988號匯銀大廈北樓619400-678-9493 思源教育龍漕路校區
(詳情請點擊) 徐匯區龍漕路223號思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