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格致中學)南瓜要種在瓜墩上
日期:2024-12-10 08:07 點擊:
南瓜要種在瓜墩上
馮淵
① 我的村子叫馮家塝,村子中心的一座山是祖墳山,有兩三家的宅基地大。最高處不過一米,光光溜溜,沒有一根青草。往村子東邊的菜園走,路上也是墳。這些墳上是有草皮的。年深月久的草皮,牽牽絆絆,從墳頂到四周。草皮太深,里面有
蛇,這種地方我們是不去的。草皮淺的,秋天可以去玩。
② 南瓜就長在這些墳地上。
③ 菜園土質好,成塊的地,一畦辣椒、一畦茄子、一畦蘿卜,網瓜要牽藤,葫蘆、豆角要搭架。祖母說,南瓜要種在瓜墩上,藤好往四周爬;種菜園里,別的菜就翳掉了。
④ 祖母跟我說,我到瓜墩去一下。我腦子里出現了一個高高的墩子,四周碼滿了黃澄澄的南瓜,瓜墩是南瓜海洋里的一座孤島。
⑤ 瓜墩在哪里?
⑥ 墳山上。
⑦ 墳山向陽,瀝水,適合南瓜生長。長滿南瓜的墳山就是瓜墩。
⑧ 種子點在墳腳下低洼的地方,那里潮濕,發芽快。春天點下去,幾天工夫,就出芽了。南瓜歪著腦袋頂著兩片葉子。太小了,太柔弱了,輕輕一碰就會掉落一片。
⑨ 一兩天之后,舒展成有葉片的幼苗,一周之后,就開始牽藤了。一枝瓜藤可以長到幾丈長,最長的可以繞道別的瓜墩上,將幾座墳聯在一起。墳和墳之間的空地上都是瓜藤。我摘過瓜藤,里面是空的,摘斷了不要緊,瓜藤挨著地就能生根。這時,南瓜變得有力量起來,順藤摸瓜可以;順藤摸根,你會迷路。等到瓜墩上長滿了南瓜藤,人在南瓜面前,成了弱者。從它發芽的那天起,人就要給它施肥澆水驅蟲,要等它開花結瓜,還要防止出了圈的豬啃了它,要提防它長在一個低洼的地方被水泡爛,要把它記掛在心上。南瓜呢,撒野似的生長,想牽藤到哪里就牽到哪里,有風和陽光的地方,
瓜藤就像海水一樣鋪開。
⑩ 夏天到了,它開黃花,花瓣很大,像個喇叭。剛剛結出的南瓜是青綠色的,中間有細細的黃色條紋,大小、樣子跟青皮蛤蟆一樣。
? “我也要去瓜墩,我喜歡南瓜。”
? 祖母說,“把我的桃樹拐棍拿來,前天我看到瓜墩下有條一丈長、碗口粗的
烏蛇。”
? “瓜墩不是一個高墩嗎,沒有
蛇。我要去玩。”
? “不長南瓜、不長草,
蛇就跑了。長滿了草,又有南瓜藤,
蛇就從墳地里面爬出來。好好看家,等奶奶回家給你編毛狗。”
? 我隱約知道祖母是哄我的,但是,也說不定。我見過墳地里的
蛇。它盤成一盤,坐在墳頭上,睡著了,它沒有看到我,我跑得比
蛇快。一溜煙我就跑回家了。
? 小時候,稻米總是不夠吃。
? 祖母有辦法,她一個瓜墩上結十幾個南瓜,一個南瓜七八斤重,兩個瓜墩的瓜,就是頓頓吃南瓜,也夠全家吃上一個月。“瓜墩不算進田地面積,也不算菜園面積的,這是祖老爹在賞飯吃。”祖父說,“紅芋都不行,紅芋要種在地里,算面積的。”南瓜長在墳頭,隊長總不會跑到人家墳頭上扯掉南瓜藤,他最多去偷摘一兩個南瓜。祖母說,“就當作豬啃了,多著呢。”
? 南瓜真好吃,青皮時也可以吃,黃皮時也可以吃。有長的,像葫蘆;有圓的,像西瓜。有的南瓜香甜,有的南瓜粉糯,放在飯里煮,飯和瓜都熟了,沿著鐵鍋底,鏟起米飯,覆蓋在熟透的瓜上,揉碎的米飯和南瓜充分融合在一起,就是甜蜜的一團。
?
“我要天天吃南瓜飯。”
?
“天天吃南瓜,會脹氣,皮發黃。”祖父說。
21
“脹氣是什么?”
22
“肚子鼓鼓的,不想吃飯;舌頭還會生瘡。”祖父說。
23
為什么好吃的東西還埋伏了陷阱,南瓜真是一個復雜的東西。
24 天冷了,南瓜還堆在堂屋里的桌子底下,還有一座小山。祖父說,不要碰破它的皮,到來年春天,都不會壞,味道跟從瓜墩上剛摘下來一樣鮮甜。
25 我有時饞了,掃地時鉆到桌子底下,說,“這里有一泡雞屎,都干了,你們大人都沒看到,我來掃。”雞屎掃出來了,瓜皮也被我順便碰破了。祖父趕緊將破皮的南瓜拿出來,洗了,切了,寒冷的冬天,房子里果然有果實香甜的夏天味道。
26 南瓜煮成了瓜飯,瓜瓤里的南瓜籽放在窗臺上,曬干了,可以炒熟了吃。人種南瓜,是為了吃。吃它剛生的瓜藤,吃它結出的果實,吃它果實里的籽。
27 如果沒有人來吃,就沒有人來栽培,南瓜在曠野里也能生存,它結的果實可能被其他的動物,野豬、大象、鳥類吃掉了。吃掉的瓜籽會隨著動物的糞便,帶向遙遠的地方,繼續落地生根。
28 南瓜是脆弱的,渺小的,但一粒籽就能爬滿整個瓜墩,結出一兩百斤南瓜來,它又是難以估量的潑辣、強勁,我常常盯著那些在風中搖晃的瓜藤,伸出軟軟的觸須,看上去柔弱無依,實際上,它在風里面沖鋒陷陣。
29 稻田上方的馮家塝,現在還是一個小村子。這個村子里的人,如今大都生活在村莊之外,最遠的已在大洋彼岸落戶,比瓜藤爬得更遠,更長。
30 種南瓜的祖父1995年谷雨天、南瓜剛長藤的時候辭世;1999年除夕前,南瓜堆在桌子底下的時候,祖母離開我。那時我已經遠離故鄉。
31 南瓜是金黃的,有些還帶有紅色。我想起祖父母,那是一些金黃色的日子,紅紅火火,熱熱鬧鬧。
(有刪減)
8.結合第⑨段,賞析劃線句喻體的表現力。(4分)
9.請從選材角度分析“蛇”在文中的作用。(4分)
10.請從構思角度分析第19-23段祖孫對話的作用。(4分)
11.《文匯報》的編輯就題目的表述跟作者商榷,認為“瓜墩上的南瓜”比“南瓜要種在瓜墩上”更好,但作者堅持自己的想法。請評析作者的用意。(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