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06 13:03 點擊:
2021屆魔都初三二模匯編:綜合運用
2021年金山二模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22-24題(12分)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我們國家帶來深重的災難,但是在這場無情的災難中也涌現了無數令人動容的感人故事。2020年4月,以下這張照片在微博上被廣大網友瘋狂轉載,很多網友看到照片后都忍不住為圖中的小女孩點贊鼓勁!

22.請你根據照片內容,將以下句子重新整理,讓這則感人故事使學校內更多學生知曉。下列表達順序中最恰當的一項是( )(4分)
①4月3日起女孩一家的攤位復工,因為孩子年紀小,在家沒人照顧。
②女孩一家的攤位就是一架鐵柜,案板上面擺著售賣的鹵菜,女孩就蜷縮在案板下面,用一臺筆記本電腦上網課。
③又因為小孩子的學習需要監督,所以女孩父母只能帶著女孩一起到市場學習網課。
④盡管條件艱苦,女孩還是認真完成了每一天的網課內容,還經常給老師留言提問。
⑤照片中的女孩叫XXX,在湖北省宜昌市讀一年級。女孩一家經營著一個賣鹵菜的攤位。
⑥照片傳出不久后,不少網友都紛紛為女孩的學習熱情點贊。
A.①③④⑤②⑥ B.⑤②⑥③①④
C.①⑥③⑤②④ D.⑤①③②④⑥
23.不少校內學生看了你編輯的故事后,感觸頗深,紛紛在評論區留言。以下選項中不適合出現在評論區里的是( )(3分)
A.“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加油吧,湖北女孩!
B.“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加油湖北女孩,你一定能行!
C.“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為努力的湖北女孩點贊!
D.“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湖北女孩,你最棒!
24.身為初三學子的小A最近沉迷網絡游戲難以自拔,作為小A好友的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決定利用這組照片中的故事,好好勸說一下的你的好友,你會怎么勸?(60字左右,5分)
22. D(4分) 23.C(3分)
24.略(5分,要點:人稱1分,內容3分,語言1分)
2021年松江二模
材料一:
標題:
2020年11月8日,“逆行者”被《青年文摘》評選為“2020年度十大網絡熱詞”。
2020年12月4日,“逆行者”入選《咬文嚼字》“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
2020年12月4日,“逆行者”入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
材料二:
2020年,當別人在設法逃離疫區的時候,他們逆向而行:不問歸期、不懼兇險、不計報酬、無論生死!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從死神手里搶人,是這個時代當之無愧的“俠之大者”。 “逆行者”入選“年度流行語”,是人們對抗疫中無私奉獻的白衣天使們的再次禮贊。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發生爆炸事故,消防官兵“逆行”第一次“刷屏”。逆行者,不止是抗疫的醫護人員,也是救火的消防員、是抗洪的戰士、是抗震的志愿者……是英雄們的總稱。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路上,“逆行者”將一直成為流行語,這種“逆行”精神將被永遠傳遞。
23.假如把“材料一”作為新聞報道的內容,請你給它擬一個標題。(4分)
24.看到“逆行者”入選“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后,大家很有感觸,紛紛在網上表達自己的感想。現請你在劃線處填上合適的內容。(5分)
1樓:大家對“逆行者”一詞有怎樣的理解?一起來談談吧。
2樓:我知道“逆行”有兩層意思:違反民意和歷史潮流而行;車輛朝著和規定相反的方向走。
3樓:我們現在所說的“逆行者”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詞,樓上的兩種解釋明顯不合適。我們可以賦予它新的時代意義。
4樓: (1) 。
5樓:我覺得樓上說的還不完整,“逆行者”中還包括救火的消防員、抗洪的戰士、抗震的志愿者。
6樓:我來對“逆行者”下一個定義吧,他們是一群 (2) 的人。
25.十大流行語中也包含“神獸”一詞,2020年“神獸歸籠”常不絕于耳,下列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神獸是上古祥瑞之物,非常金貴,“神獸”一詞體現家長對孩子的珍愛。
B家長稱不受約束的孩子為“神獸”,體現了與之長時間相處的身心疲憊。
C“神獸歸籠”體現出家長們對孩子終于回歸正常學習生活的期待和喜悅。
D“神獸歸籠”表現的是家長們在孩子正常返校復學后內心的解脫和無奈。
23.(4分)“逆行者”入選多家媒體或機構評選的“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
24.(5分)(1)“逆行者”是指在疫情期間奔赴前線抗疫的醫務工作者 (2分)
(2)為了廣大人民的利益舍身忘我、迎難而上(3分)
25.(3分)D
2021年黃浦二模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第23—25題(12分)
小C同學利用雙休日,在社區參加了“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題學習活動。
23.小C同學準備了一個簡短的發言提綱,你認為恰當的順序是(3分)
(1)語言文字還是人與人心靈溝通的橋梁,是了解不同國家和民族最好的鑰匙。
(2)語言文字在提高青少年語文素養、堅定文化自信中,有著獨特優勢和作用。
(3)我們可以通過誦讀古典名篇佳作,有效幫助我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4)用好承載著中華優秀文化的漢語言文字,可促進對外交流,講好中國故事。
A.(2)(3)(1)(4) B.(3)(2)(4)(1)
C.(1)(4)(2)(3) D.(4)(3)(2)(1)

小C認為雙方都有一定道理。主持人讓小C發表看法,小C綜合了雙方的觀點作了現場發言,贏得熱烈掌聲。小C的主要觀點是: 。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第23—25題(12分)
23.(3分)A
24.(4分)【示例】人們給冠軍(guàn)戴上桂冠(guān)。
25.(5分)【要點及評分】(1)(2分)突出規范的重要:學習語言,首先是學習規范的語言,從而掌握語言的規范。(2)(2分)對語言創新的認識:語言創新要以語言規范為前提和基礎;語言的創新要切合生活的實際,要符合時代的需要。(3)(1分)只有在規范使用漢語的框架內,語言創新才能獲得豐富而健康的內涵。
2021年靜安二模
某校開設“中國傳統文化”選修課,本節課要講的內容是“中國吉祥圖案”,講課老師邀請你來上課,請你閱讀鏈接材料并完成三個任務。

23.D(3分)
24.最主要的原因是“蝠”字與“福”字諧音(2分);“福”乃福、祿、壽、喜,財、吉六大吉祥之首(或者“福”乃福氣、福運、幸福等,意到、通順即可,2分);一個“福”字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任寫一句,意到、通順即可,1分),所以哪怕是丑陋不討人喜歡,卻成了福文化中由諧音構成的最常見的吉祥物了(本題共5分,蝙蝠進入吉祥動物行列,還可能與它超強的生存能力、長壽的特征以及神秘色彩等因素有關,這幾點不答不扣分,答出酌情給分)。
25.(1)喜從天降、喜事臨門、抬頭見喜等(任選一個)。(2分)
(2)室上大吉、合府安康等(任選一個)。(2分)
2021年崇明二模
迎接花博會,添彩花博會,完成第23~25題(12分)
(一)第十屆中國花博會將于2021年5月21日至7月2日在上海崇明舉行。
(二)歷史上的王冕:王冕,字元章,號煮石山農,亦號食中翁、梅花屋主等,元末著名畫家、詩人、篆刻家。他出身貧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學成才。一生愛好梅花,種梅、詠梅,又善畫梅。“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的這首《墨梅》詩至今仍膾炙人口。
(三)湖里有十來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王冕看了一回,心里想道:“古人說,‘人在畫圖中’,其實不錯!可惜我這里沒有一個畫工,把這荷花畫他幾枝,也覺有趣!”又心里想道:“天下那有個學不會的事,我何不自畫他幾枝?”……聚的錢不買書了,托人向城里買些胭脂鉛粉之類,學畫荷花。初時畫得不好,畫到三個月之后,那荷花精神顏色無一不像:只多著一張紙,就像是湖里長的;又像才從湖里摘下來貼在紙上的。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23.下面是崇明花博會咨詢服務志愿者的選聘條件,請刪去不必要的兩項 、 。(4分)
A.熟悉園區場館布局B.熟悉園區及周邊交通C.熟悉機動車駕駛
D.了解島內住宿情況E.了解崇明特色飲食F.會燒兩樣拿手好菜
G.已接受新冠疫苗注射H.能用英語作簡單對話
24.暑期剛至,你陪同學在花博場館外參觀,最有可能觀賞到的景象是 (3分)
A.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B.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C.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
D.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25.假如在崇明花博會期間,有一場花文化知識競賽,其中一道題是:“我們已讀過王冕的《墨梅》詩,由此也知道王冕一生愛畫梅花,然而,我們所熟悉的王冕畫花的故事中,王冕所喜愛和擅長畫的卻并不是梅花,而是荷花,這是為什么?”請參考材料(二)(三),并結合你對《儒林外史》的閱讀理解,簡要分析其中的原因。(5分)
23.(4分)
C F
24.(3分)B
25.(5分)歷史上的王冕一生愛畫梅,以此寄托“要留清氣滿乾坤”的傲岸風骨。吳敬梓在小說《儒林外史》中虛構了王冕畫荷的故事,以荷花象征王冕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塑造出了王冕這一儒林君子的形象。所以歷史一王冕的喜好及擅長與小說中王冕的喜好及擅長并不相同。
2021年虹口二模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22-24題(12分)
為了增進學生對虹口的了解,深入感受虹口的地域文化,學校設計了“‘虹’色記憶——探訪之旅”系列主題活動,請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任務。
【鏈接一】虹口境內原為東海之濱的灘地,歷史上曾有大小河流50條之多。虹口港是主要河流之一,過去叫沙洪,沙洪和黃浦江交匯處被稱為洪口,這就是虹口區名稱的由來。
【鏈接二】虹口有一種別樣的文化氣質。在近代出現的左翼作家聯盟就誕生在這里;魯迅、郭沫若、茅盾、蕭紅……大量的文化名人曾居住在虹口山陰路、多倫路一帶。
【鏈接三】虹口歷史建筑精品薈萃,具有深厚的海派文化特色。在這片土地上,有曾被稱為猶太人“諾亞方舟”的摩西會堂;有老上海的標志“上海大廈”;有曾經是上海乃至全國第一家西商飯店“浦江飯店”;還有見證上海百年滄桑巨變的“外白渡橋”……
【鏈接四】虹口萬壽齋的小籠包,在幾代人心目中都擁有不可取代的地位。用筷子小心地夾起一個,可以隱隱約約看到里面的肉餡,沾一點醋,再咬開一個小口,冒著熱氣的湯汁順著小口流到調羹上。
22.下列對【鏈接】材料內容理解正確的兩項是( )( )(4分)
A.虹口曾經有眾多河流,虹口港是其中最為重要的河流。
B.魯迅、郭沫若、茅盾曾經居住在山陰路、多倫路一帶。
C.虹口區歷史建筑眾多,而且具有深厚的海派文化特色。
D.虹口區萬壽齋的小籠包曾經馳名上海灘,人人都吃過。
E.虹口萬壽齋的小籠包具有皮薄,餡多,味道美的特點。
23.學校將舉辦“‘虹’色記憶——探訪之旅”的攝影作品展,要求分別從四則【鏈接】材料中提取信息,作為作品展的四個主題,請用四字短語概括。(4分)
(1)名字由來;(2) ;(3)歷史建筑;(4) 。
24.外白渡橋是大家探訪時的熱門景點,大家一致認為“歷史建筑”這一主題的攝影作品展,必須要有外白渡橋的照片,你是否認同?請闡述理由,至少兩點。(4分) 。
22.(4分)B C(2+2)
23.(4分)(2)文化氣質(文化底蘊) (4)特色美食 (2+2)
24.(4分)能聯系材料進行分析,言之有理(2+2)
2021年普陀二模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第21—23題(12分)
【材料一】
學校邀請營養專家為學生家長開設專題講座。營養專家關于健康晚餐解答了三個問題:
(1)晚餐?晚餐的時間最好安排在晚上6點左右,睡前3小時不宜進餐。
(2)晚餐?晚餐應多吃一些新鮮蔬菜,盡量減少過多的蛋白質、脂肪類食物的攝入,不適宜吃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
(3)晚餐?早午晚餐能量3:4:3,晚餐宜少吃,吃到7分飽。


21. 請填補完整營養專家解答的問題。(3分)
22. 根據材料二,以下選項正確的是( )(4分)
A. 水果雖然健康但也非多多益善。
B. 谷薯類食物容易肥胖應少食用。
C. 生長發育的需要應大量喝牛奶。
D. 肉類脂肪含量高應不吃或少吃。
23. 媽媽總是擔心兒子小海在學校早午餐營養不夠,每天為他精心準備晚餐和夜宵,但實質存在不少誤區。營養專家根據小海的一日餐食為媽媽提出了一些意見:(60字左右)(5分)
21.什么時候吃;吃什么;吃多少
22. A
23.要點:相比午餐,晚餐量過多。晚餐營養搭配不均衡,新鮮蔬菜量少,缺少水果,蛋白質、脂肪類食物過多,且較單一。不應將高熱量食物作為夜宵。
2021年青浦二模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23—25題(11分)
九(1)班正在開展“感動中國”綜合學習活動,請你根據下列材料,完成任務。
材料一:
2021年2月17日晚上8點,《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獲得“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榮譽的有張定宇、陳陸、張桂梅、萬佐成、熊庚香夫婦、王海、汪勇、謝軍、葉嘉瑩、毛相林、國測一大隊。特別致敬所有抗疫英雄。
材料二:
為了讓孩子們從小接受到詩詞熏陶,涵養心性,葉嘉瑩不顧自己年事已高,嘔心瀝血寫成了19部關于詩詞的著作,這些作品成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
葉嘉瑩先生不看重名利,這幾年,她將自己的積蓄和變賣房產收入累計3568萬元全部捐贈,設立“迦陵基金”,支持南開大學古典文化研究。
23.請給材料一的新聞擬寫標題。(15字以內)(3分)
標題:
24.小明在摘抄“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張桂梅的頒獎詞時粗心大意,把句子順序抄錯了,你認為語序正確的一項是( )(4分)
①爛漫的山花中,我們發現你。②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倔強。③命運置你于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④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⑤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A.①②④③⑤ B.①③④②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③②④⑤
25.同學們非常敬仰“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葉嘉瑩先生,紛紛摘錄她的事跡材料,并撰寫對聯表達對葉先生的敬意,請你閱讀材料二,根據材料內容擬寫下聯。(4分)
上聯:嘔心瀝血著書傳經典
下聯: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23—25題(11分)
23.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揭曉(3分) 24.C(4分)/B(2分)
25.略(例:淡名薄(泊)利捐資助研究)(4分)
2021年徐匯二模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第22-23題
“小學階段作業不出校門,隨堂作業在校園內完成,初中階段作業不超綱,高中階段作業不越界。”這是日前教育部布置2021年工作重點時提出的明確要求。尤其是不給小學生布置書面回家作業,被認為是給積重難返的課業負擔過重問題下了一帖猛藥。
然而,這帖猛藥真能藥到病除嗎?“作業不出校門”究竟是治標還是治本,這樣的疑問仍需要通過教育實踐來回答。
——《新民晚報》報道節選
22.校報記者小徐邀請家長、老師和你圍繞上述報道座談。請你幫助他完成座談記錄。(7分)
|
座談記錄 小徐問:“作業不出校”讓小學生們感到輕松愉快,您是否認同這一舉措呢? 小學生家長答:孩子看似輕松了,我作為家長更緊張了。每天回家只知道玩,太浪費時間了。如果有“無作業日”,我會在那天給孩子額外布置家庭作業。 小徐問: (1) 一年級老師答:雖然沒有布置回家作業,但不等于回家就無所事事。拿語文學科來說,課外閱讀的興趣是必須從小養成的。所以,我會要求孩子每天晚上有閱讀的時間。這并非加重學生的負擔,而是培養良好的習慣。 小徐問:同學,雖然你是中學生,也想聽聽你對小學生“作業不出校”的看法和理由。 我答: (2) |
23.座談會后,小徐寫了一則消息,請在相應位置選擇恰當的選項,幫他完善消息。(4分)
|
(標題) 本報記者四月二十日電 (導語) 。日前教育部布置2021年工作重點時提出明確要求:小學階段作業不出校門。本報記者與家長、教師及中學生代表座談,了解他們對這一要求的看法。 |
A.“作業不出校”孩子輕松家長緊張 B.作業不出校
C. 教育部門出新規:小學不布置回家作業 D.教學新舉措
E. 抓好中小學生作業、睡眠、體質管理 F.學生需減負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第22-23題
22.(7分)(1)(3分)要點:該空為開放式答案,提問與回答能夠自然銜接即可。示例:老師,您覺得不布置回家作業是否是對學生放任自流呢?(2)(4分)評分要點:觀點明確1分,理由充分1分,語句通順1分,條理清晰1分。
22.(4分)標題:B 導語:C
2021年楊浦二模
三、綜合運用(12分)
早春三月,草長鶯飛,又是一年植樹播綠的好時節,某校初三(1)班開展植樹節綜合實踐活動,請你參加。
【材料一】
①1956年,毛澤東主席發出了“綠化祖國”、“實現大地園林化”的號召。②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逐漸加快了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③將一向積極倡導植樹造綠的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定為植樹節,是為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④1979年,在鄧小平的提議下,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通過了將每年3月12日定為植樹節的決議。⑤這也是象征著孫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愿將在新中國實現并且要實現得更好。
【材料二】
3月10日,杭州植物園,一場特殊的“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授牌暨義務植樹活動正在舉行。這場植樹活動,為公民履行法定植樹義務,提供線上線下結合的志愿服務類、造林綠化類、認種認養類、撫育管護類等多種盡責形式的服務保障,是市民義務植樹盡責和休閑旅游的好去處。大家可以在網上通過低碳出行積攢能量,用這些綠色能量來澆灌公益林,之后可以轉換成實體樹木,在干旱地區種植。從線上延伸至線下,從虛擬能量到現實植樹,“互聯網+”為全民義務植樹提供了新路徑,為植樹節提供了新的詮釋空間。
22.小明為出好一期植樹節黑板報,找來了下列關于“植樹節來歷”的短文(材料一),但思路有些紊亂,請你幫他調整語序,下列語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 (3分)
A. 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③⑤ C.②①④⑤③ D.②①④③⑤

B.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蹊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C.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僧志南《絕句》
D.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
——白居易《楊柳枝二首》節選
24. 面對“云端植樹”這種全民義務植樹的新模式,不同人有不同看法,請你也用80字談談你的思考。(7分)
22. D(3分)
23.A(2分)
24.觀點2分,理由(至少2點)4分,語言1分。
示例一:贊成觀點:新模式是實現全民義務植樹的好途徑。
理由角度一(助力干旱地區種植,擴大植樹范圍和有效性)
理由角度二(促進低碳出行,有利于環保;用互聯網+形式為無法到現場植樹的人提供義務種植的便利,為全民植樹匯聚更多力量)
理由角度三(有利于社會公益意識的形成,促進公民法定義務植樹的落實)
示例二:反對觀點:新模式弱化全民動手植樹的實踐體驗。
理由角度一(過于虛擬化,減少公民親身實踐體驗)
理由角度二(不利于公民履行法定義務植樹責任)
注:答案僅供參考,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酌情處理。
2021年長寧二模
三、綜合運用(12分)
(六)閱讀下文,完成第23—25題(12分)
程十發(1921年4月10日-2007年7月18日),祖籍上海,是我國著名的海派書畫大家。擅長人物、山水、花卉、鳥獸及連環畫和書籍插圖。代表作有《列寧的故事》《麗人行》《孔乙己》等。
2021年是程十發先生誕辰100周年,春華中學書畫社團前往程十發美術館參觀。
23.同學們上網查閱了美術館的地理位置圖。請根據地圖所示,完成填空。(4分)
⑴設施齊全:周邊有百貨商場、醫院。
⑵ :附近有軌道交通10號線伊犁路站,多條公交線路站點 。
⑶環境優美:鄰近 。

24.參觀時,同學們在展廳看到一幅人物畫,似曾相識。請將畫面內容描述出來,要求:至少運用一種人物描寫方法或一種修辭方法,50字左右。(4分)
25.參觀結束后,同學們打算制作一個短視頻。在配畫外音時,大家對“發”的讀音產生了分歧,有的讀“程十發(fà)”,有的讀“程十發(fā)”。下列說法較合理的兩項是( )( )(4分)
A.讀“fà”。畫家頭發(fà)不多,他本人曾戲稱只比《三毛流浪記》里的三毛多七根頭發,因而得名“十發” 。
B.讀“fà”。簡化字“發”對應有兩個繁體字:“發”(fā)和“髪”(fà)。有人曾見畫家親筆簽名“程十髪”。
C.讀“fā”。古人射箭有百發(fā)百中之說,取名“十發”表示謙虛。
D.讀“fà”。“發”(fà)與“程”在古代都是微小的長度計量單位。十發為程,十程為分,十分為寸。“十發為程”寄寓了一種人生態度。
E.讀“fā”或“fà”均可。如國學大師陳寅恪名字中的“恪”,有人讀kè,有人讀què,大家都明白指誰,并沒有造成誤解。
23.⑵交通便利 ⑶新虹橋中心花園
24.答題要點:孔乙己穿長衫,突出他讀書人的形象 ;表情和善,身姿彎曲,突出他的善良;一人一顆,突出他的困頓;孩子圍著、望著孔乙己,伸手索要,突出孩子的快樂。
【示例】穿長衫的孔乙己微笑著彎下腰,像一把張開的弓,把茴香豆分給圍著他的孩子們,一人一顆,孩子們興奮地望著他,不住地伸手索要。
25. B D
2021年寶山二模
三、綜合運用(12分)
近些年來,網絡與人類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但是青少年對網絡的認知尚不夠全面。為此,班委會決定組織一次辯論賽。下列是辯論賽在組織和實施過程中碰到的一些具體問題,請你協助班委會一起解決。
23.作為一次常規的辯論賽,下列環節及順序安排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立論——答辯——攻辯——總結陳詞 B.立論——攻辯——答辯——總結陳詞
C.立論——自由辯論——攻辯——總結陳詞 D.立論——攻辯——自由辯論——總結陳詞
24.正方與反方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辯論的準備。
(1)正方立論是“網絡使人與人親近”。下列不符合正方立論的辯論要點有( )。(2分)
A.網絡的虛擬空間容易讓人隱蔽真實自我。
B.網絡為人們之間的溝通交流增加了新的途徑。
C.網絡擴大了人們交際的范圍。
D.網絡讓多元的信息共享成為了可能。
E.網絡讓人們的交際呈現程式化的趨勢,不利于真情的表達。
(2)根據正方的立論,推測反方的立論應該是 (2分)
(3)請為反方提供一個辯論要點。(本題第(1)題中羅列的要點除外)(2分)
25.對于辯手的評價,你認為下列哪一點更加重要?請簡述理由。(3分)
A.聲情并茂 B.觀點鮮明
C.快速反應 D.協同作戰
23.D(3分)
24.(1)A(1分) (2)網絡使人與人疏遠(2分) (3)網絡使人沉迷虛擬世界,忽略面對面的直接交流等。(2分)
25.略
附錄:
辯論是一種在日常生活和社會活動中經常用到的口語交際方式,大到聯合國關于國際事務的爭端,小到學習、工作中出現分歧時的爭執,都可能涉及辯論。
在語文學習中,“辯論會”“辯論賽”是同學們比較熟悉的活動形式,它們一般有確定的論題,有正反雙方、有特定的程序,以駁倒對方觀點、確立己方觀點為目的。下邊簡要介紹參加一場辯論活動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辯論準備
1.組織隊伍。正規辯論時,雙方辯手各4名,分別是一辯、二辯、三辯和四辯。4名辯手分工各有不同:一辯提出觀點;二辯、三辯補充一辯的發言,并對對方一辯的觀點提出質疑,在自由辯論時,二辯、三辯一般也要發揮主力作用;四辯總結陳詞。
2.設計辯論提綱。辯論的兩大基本元素是“論”與“辯”。“論”就是“立”——正面論證已方觀點正確;“辯”就是“破”——辯駁對方的錯誤或疏漏之處。拿到辯題后,小組成員首先要分析并明確已方觀點,想好從哪幾個方面展開論述,用哪些材料支持觀點,將思考和討論的結果寫下來。同時,還要考慮對方可能使用的論據與論述思路,推測對方可能出現的漏洞,構想已方批駁的思路。在此基礎上,形成辯論提綱。
以“網絡使人與人親近還是疏遠”為例,正方立論為“網絡使人與人親近”,可以列出己方觀點和辯論要點,比如:網絡為人們之間的溝通交流增加了新的途徑,提供了便利;網絡擴大了人們交際的范圍,使得更加多元的信息共享成為可能;網絡的開放平臺,讓人們更容易產生心靈共鳴;等等。反方立論為“網絡使人與人疏遠”,則可以從以下方面來組織論證:網絡使人沉迷虛擬世界,忽略面對面的直接交流;網絡的虛擬空間容易讓人隱藏真實自我;網絡使得人們的交際呈現程式化趨勢,不利于真情的表達;等等。
3.進行對辯練習。準備好提綱后,可以在組內進行隨機的對辯練習,甚至可以直接和老師進行辯論。每次對辯結束后,老師給出建議,同學之間進行互評,努力提高反應能力和辯論能力。
2021年奉賢二模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第23—25題(12分)
【材料一】書信是一種向特定對象傳遞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應用文書。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已習慣使用電話或基于互聯網的即時通信軟件進行交流,寫一封書信也已日漸成為生活的“奢侈品”。
【材料二】通過一些名人書信,我們可以了解他們對家人、朋友的思想情感,還可以理解他們做人、處世的方法以及治學之道等,如我們所熟悉的《傅雷家書》。親筆給家人或朋友寫信,不僅可以傳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還能給收信人以“見字如面”的親切感。
【材料三】2020年3月底,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手寫了一封書信給華山醫院張文宏教授,感謝他在網絡上向海外華人科普抗疫知識。這封用中國漢字手寫的書信字跡瀟灑、情感真摯,瞬間在互聯網上刷了屏。收到來信后,張文宏同樣以手寫的方式給崔大使回了一封信,也獲得了網友的一致“點贊”。
23. 最近,學校要開展以“成長•感恩”為主題的手寫書信活動,需要設計幾幅宣傳海報,下列作為海報宣傳語不恰當的兩項是______、______(4分)
A.筆墨、文字、信紙,讓感謝更有溫度
B.把成長寫進文字,把謝意放入信封
C.方塊字上留真情,一紙信箋寄相思
D. 一橫一豎回憶成長足跡,一撇一捺表達感恩之情
E. 一支筆,一張紙,筆下有真情,紙輕謝意重
F.冰冷的鍵盤和屏幕,抵不過溫情的文字和紙張
24. 下圖是小微和小賢在即時通信軟件上的聊天記錄,請將小微的話改寫成小微寫給小賢的一封書信。(要求:注意書信的格式和表達的語氣)(3分)
25. 崔天凱大使和張文宏教授手寫書信的交流方式得到網友“點贊”,依據材料,請你寫出這種交流方式的意義。(80字左右)(5分)__________________
23.C(2分) F(2分) 24.(3分)
25. 參考:崔大使和張教授用手寫書信交流,這種方式不僅能傳達真摯情感,還能給對方以“見字如面”的親切感;用瀟灑的中國漢字手寫書信,既體現了寫信人的人文素養,也展現了中國漢字的文化魅力。(5分)
2021年嘉定二模
三、綜合運用(12 分)
24.閱讀下面材料,完成題目。
嘉定目前有38家非國有博物館。它們的存在,使嘉定的博物館和藝術館門類更加齊全,成為嘉定乃至上海市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些專題類的民間博物館和藝術館,扮演著拾遺補缺的角色,成為滿足民眾文化需求,提高民眾文化素養,提升城市品味的重要陣地。
嘉定部分民間博物館和藝術館的收藏內容及研究價值情況如下:

(1)以下是征集到的宣傳推廣“行走嘉定——文化尋訪”的專題活動策略,不適合的兩項是( )( )。(4分)
A.組織社區小伙伴探訪嘉定歷史名人古跡。
B.參加嘉定文化館疫情防控的志愿者工作。
C.開展弘揚嘉定“家鄉傳統文化”尋根活動。
D.投入嘉定博物館“文化尋訪”公益演出。
E.教室張貼嘉定名人畫像及積累名人名言。
F.參與“漢服文化”歷史背景的探秘之旅。
(2)假設在以上介紹的四個場館中開展“尋訪中國傳統文化”專題活動,你會選擇哪一處? 。
理由是 (寫出兩點)(4分)
(3)如果你有機會參與籌辦一個民間昆蟲博物館,請結合《昆蟲記》中體現的法布爾的科學精神或人文思考,為民間昆蟲博物館寫一段結束語,用來總結展館的相關內容,并帶有呼吁或號召的意味。(不超過80字)(4分)
24.(1)B F(4分,各2分)
(2)選擇艾克斯爾樂器音響展示館不得分。其余三個場館均可。
選擇明止堂(2分),理由如欣賞古字磚上的字體書法;古字磚上的文字內容知曉中國民俗文化;展示古字磚,進行文化交流,探尋中國磚文化;進行古字磚文物鑒定,探尋中國傳統文化。(任選兩個不同角度,每點1分)
選擇翥云藝術博物館(2分),理由如通過嘉定文人作品,尋訪中國傳統文化;通過藏品展示進行文化交流,探尋中國竹刻文化;通過藏品文物鑒定,展現中國傳統文化。(任選兩個不同角度,每點1分)
選擇四海壺具博物館(2分),理由如通過壺具的展示與交流,感知中國陶瓷文化;通過各類壺具,探究中國民俗文化。
(3)示例:
圍繞科學精神角度
一昆蟲一世界。大自然的語言沒有窮盡,帶著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和一顆善于發現的心,堅持不懈,勇于探索,就能更多地了解昆蟲,熱愛昆蟲,發現大自然的奧秘。科學探索始于好奇,終于事實。讓我們從邂逅一只昆蟲開始……
圍繞人文精神角度
一昆蟲一世界。昆蟲雖小,卻奏唱著生命的歡歌。昆蟲的生活和人類的社會生活巧妙結合,昆蟲身上具有人類優秀的品質與美德,喚起人們對自然、對人類、對社會等方面的深刻思考。認識昆蟲,就是認識我們自身。讓我們領略昆蟲的蟲性,反觀社會與人生吧。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進修學院,簡稱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來,秉承交大校訓,依托名校師資,提供專業的托班輔導、青少年英語輔導、小學輔導、初中輔導、高中輔導、高考高復、三校生高復、藝考生文化課等,學生遍及全市各區,至今已幫助六萬多余名學子取得優異成績,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級院校!20余年來思源已成為“中考教學研究中心”、“中學個性化學習教育基地”、“快速學習法”實驗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