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場講座,概括并銜接第一場,解讀分析2015年小學招生動向,詳細分析學校與學生互相選擇的條件,入小前與入小后的相應準備,如何幫助孩子度過幼兒園與小學之前的過渡期?
迷茫?不知道為孩子升小學準備些什么?請快來參加思源教育“幼升小講座”吧!
思源少兒幼小專家為您現場答疑解惑!1月僅此2場,每場僅限15個免費名額,預報從速!
講座時間:2015年1月17日周六 9:00
講座地點:徐匯校區廣元西路45號交大慧谷202室。
預約方式:致電徐匯校區 021-62821080 62820220
參加講座,還有精美禮品和幼小銜接英語課程贈送!
一.為什么家長要做好幼小銜接?
據國內一家權威教育機構的調查,「入學適應」的問題亦名列「十大教養問題」中的其中一項,可見孩子上小學的適應問題是值得關切注意的。根據心理學家皮亞杰的「兒童心理認知與發展」理論,剛上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好處于個性較依賴、愛幻想的「前運思期」,和具初步邏輯思維、較獨立的「具體思維運思期」之過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是逐漸形成的,不會因為孩子九月要上小學,八月份就會大幅成長,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在心理上并不會一下子就能獨立自主。因此,適當的「幼小銜接」環扣措施,可以縮短寶貝的適應期,讓寶貝盡早適應新環境,并融入學校規律的團體生活中。 同時一年級對一個兒童而言,是人生一大轉折點,升上小學一年級,孩子將面對與適應學習壓力,替小朋友做好心理準備是一項必要的功課。面對小一生活,家長和寶貝都得做一番調適,事先做好準備。為了協助寶貝早日適應學校的作息活動,家長必須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用關心、愛和支持來陪伴寶貝面對小一生活的一連串新規范,寶貝才能穩健踏實的踏出每一個步伐,進而順利且愉快的學習與成長,因此適當的幼小銜接,可以把幼小之間的『大階梯』,轉換成緩步上升的『斜坡』,協助寶貝踏出穩健成功的第一步。
二.上海各個城區的教育資源和實力是怎樣的呢?
徐匯區是資源好、教育好、競爭早;
靜安區是生源好、學校好、名聲好;
浦東區是力度高、趨勢好、機會少;
閔行區是差異大、懸殊大、空間大;
普陀區是基礎薄、活力小、期盼高。
三.2015年的幼升小有哪些新的政策和要求呢?
試點街鎮登記報名的學生數少于招生計劃數時,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按照“就近對口入學”的原則,安排學生進入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如登記報名學生數大于招生計劃數時,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則按照“戶籍地與居住地一致優先”原則,先安排父母戶籍地與均實際居住地一致,以及孩子出生地為本區域的適齡兒童、少年、再統籌安排“人戶分離”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各區縣教育行政部門結合各試點街鎮的實際,參照適齡兒童、少年實際居住時間、與同住監護人的關系等因素制定實施細則,根據登記入學人數和學校資源分布情況在區域內統籌安排“人戶分離”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簡言之,公立小學—戶籍對口,私立小學-面試入學。